你或许在街头见过她们速速查,也可能在社交平台刷到她们:姿态潇洒,动作流畅,风格各异却同样自信。她们不只大方漂亮,更清楚自己是谁,想要怎样生活——所以眼神明亮,脚步轻盈。
一次次摔倒又站起来的滑板女孩,在风中稳住核心,在生活掌握节奏。对她们来说,滑行不是表演,而是日常的节拍器:胡月曾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,如今以运动为引进入心流;荔枝在林间坡道打磨理性和勇气,品尝控制之下的速度极致;懒懒滑过青春的10年,将“随性、佛系、不怕摔”的快乐能量发送到更远的生命电台。
经历着不同人生的女孩们,仿佛都把滑板作为一种“后天选择的身体器官”,并凭借着这种贴地而行的触感,充足地体验着风里每一刻的色彩。
胡月
陆冲少女的自定义人生
“站到板上的时候,反而觉得自己像是又重新长出了双腿。那种掌控感让我觉得,我和小时候健全的自己,重新连接上了。”
抖音、小红书@了不起的胡月
蓝色上衣=MIKI MORA
黑白短裙=MET
帽子=PRIMITIVE
鞋子=Vans
陆冲板=SMOOTHSTAR
猫眼太阳眼镜=McQueen速速查
胡月2025:
稳定、强大、持续开发中。
我们习惯说“成长是版本迭代”,但对胡月来说,这不是一句情绪鸡汤,而是一段肉身之上的真实进化。2008年因地震截肢,她来时的路,伴随着他人不可见的隐蔽灼烧。而2025版的她,不只可以用假肢上山下海,更升级出了一整套自洽的人生系统。她亲手写了人生的补丁代码,删掉自卑、增加运动属性、外接“阳光”“社恐抵抗力”“自媒体感知”……
N=《男人装》 H=胡月
N: 从“觉醒”到“改变”,你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?
H:大学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和我一样小腿截肢的女生逛街,那时我觉得:“她好勇敢。”2022年冬残奥会上,我认识了无腿登珠峰的夏伯渝老师,也被各国残疾运动员的拼劲鼓舞了。之后我开始尝试:拆掉海绵假肢外壳,用3D打印重新设计。慢慢地,在改造身体的过程中,我的心态也悄悄变得更松弛、更坦然,也更愿意让世界看到真实的我。
粉色烟花水洗背心=1807
灰色短裤=MET
运动鞋=FETAQ
轮滑=RIOROLLER
紫色太阳眼镜=Gucci
N: 所以你现在的生活状态,是理想中的样子吗?
H:是的。我现在做自媒体,虽然也有焦虑,但我觉得我的生活方式是我想要的:自给自足,想去哪儿就去哪儿,想做什么就去做,我很舒心。比起一夜爆改,她的版本更像一次次冷启动:每一次面对镜子、每一次设计假肢、每一次在街头亮相,都是胡月对这个世界说:“我不完美,但我很好。”这是少女的滑板支线任务升级史,也是她亲手给自己编写的“勇气说明书”。彩色的风里,她本人就是最高饱和度不想被固定成哪种风格,胡月期待着任何可能——结果是她穿出了满身多巴胺气场。关于穿搭这块生活调色板,多变颜色就像她性格中那一点“活泼的叛逆”,永远不会消失。
N: 你身上的阳光和坚忍,是天生的吗?低电量状态怎么给自己充电?
H:算是天生的。我12岁做截肢手术时,因为医药短缺,是局麻,等于全程清醒。但我竟然没掉过一滴泪,直到听说好朋友去世,才第一次哭。现在回想,我都觉得小时候的我很了不起。当然我也有低谷,也会emo。遇到情绪低电的时候,我会出去旅行,去感受新鲜的人和事,或者学点新技能。这些体验能充实我,也能让我重新开心起来。
N: 滑板和穿搭是不是也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?
H:有的。我从大学开始是玩滑板速速查,到现在做户外自媒体,玩滑板时滑板风格更休闲运动一点儿。我喜欢尝试不同的运动和造型。色彩上我很喜欢明亮的、饱和度高的,多巴胺穿搭让我觉得开心,自己也更有活力。
胡月没有告诉你“要积极”,她只是用行动证明,生活可以很难,但自己可以很强。今天粉橘明黄,明天电光蓝加银,她可以是任何她喜欢的样子:无限翻新的风格,是她对生活敏锐感知的高调表达。
日落是灯牌,地面是跑道,
出发不需要理由
她不需要炫技场馆,也不用等哪个城市“滑板自由”,走到哪儿就带块板滑到哪儿,只要有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和探索欲就好。那些随性的陆冲地标,串联起她自在呼吸的地图。
N: 你最喜欢在哪些时间和场地滑板?什么样的环境感觉最舒服?
H:季节上春秋最好,不冷不热。一天之中我最爱傍晚,滑着滑着能看到夕阳的话,感觉特别好。比如大理洱海边、成都兴隆湖这些有水的地方我都喜欢,空气湿润,人不多。川西也不错,车少、景色好,还有我经常和朋友刷街的老成都,边滑边喝咖啡,很松弛。
她说自己喜欢一切能“让人专注”的运动——滑板、骑行、攀冰……身体被风推着前行,心却定格在下一脚要踩哪里、下一秒要落在哪里。“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”,所以她格外珍惜每一次当下的自由与鲜活,并且未来也要继续闪闪发光,热气腾腾地活着。
荔枝
坡道上飞驰闪过的甜酷力量
和地心引力共舞,却不迷于刺激失去方向。速降对于荔枝,不是冒险游戏,而是勇气和理性交织的长期主义宝藏爱好。
抖音@荔枝味儿、小红书@荔枝
上衣=ABMY
牛仔裤=MIKI MORA
鞋子=Converse
饰品=ROCK&RIDE
在速度“拉满”里自我突破
“速降不是冲坡,而是一次次对自己速度极限的精细控制。”荔枝清楚地知道,爽感的背后必须是不断提升的技术和理智的判断。
N=《男人装》 L=荔枝
N: 最早是怎么入坑速降的?
L:最早是2022年冬天玩雪,夏天跟雪友开始玩陆冲。陆冲上手快,但很难“姿势漂亮”。速降是2024年开始玩的,这种感觉有点像在滑粉雪,自由得不得了,就一直玩到现在。北京玩速降的人其实不多,比较活跃的大概也就二十多个人,练习场地也很有限,都是靠朋友带着慢慢练的。
N:速降有没有带给你新的“身体感”?
L:有的,比如戴着头盔时镜片打开会觉得很快,放下来就更容易专注于脚下,身体也更放松了。还有专门抗风阻的速降皮衣,穿上后我会有明显的提速感觉。
黑色上衣=ABMY
短裤=H&M
腰链=H&M
手镯=H&M
饰品=ROCK&RIDE
鞋子=Vans
猫眼太阳眼镜=McQueen
从陆冲的街头弧线,到速降的山路风声,荔枝不是在找“更快”,而是在追求更强的身体掌控感。速度和技巧,是她持续突破的理由,而不只是旁人眼中的“帅”。“最上瘾的不是速度,而是技能突破的那一刻。”荔枝说。当滑板在时速60km中压弯、减速、过弯时,现在的她更关注动作和时机的准确和娴熟。
身体与速度的理性对话
热血不是鲁莽,荔枝对速度始终保持谨慎和理性。作为高风险运动,速降对安全的要求远超大多数人想象。从封闭的速降头盔、厚重皮衣、火石滑块手套,到“看不见的”软护具、随身携带的急救包,每一个细节都意味着:再刺激的体验,也不值得冒一次不可逆的风险。
“我不是装备党,而且作为小众运动,速降的装备选择其实不多。”荔枝说。但她知道什么是必需的。头盔一定要选最安全的,滑板的板、桥、轮可以听专业老玩家推荐;手套上的火石滑块不只能“一路火花带闪电”,首先是精准控制的减速装备。对她来说,“好看”和“安全”从不冲突,只是排序有先后。
“我们会选择封闭路段,随时同步路况,也不会跟太多人一起跑,板子一掉就立刻冲去追,避免撞到前面的人。”速降也是一场对自我、对队友负责任的共同体协作。“热身、装备、节奏、责任感,缺一不可。”荔枝说,“你想一直玩,就得一直安全。”
Be Real|沉浸才是真自由
N: 你最享受速降的哪个瞬间?
L:我喜欢那种压弯时戴着头盔、听不到杂音,只有风在耳边呼啸的感觉。动作做顺的时候,特别专注,完全没有杂念的沉浸感。
在速降的世界里,装备已就位、线路已熟悉、技巧也逐渐成型,真正打动荔枝的,往往是身体、滑板与道路三者合一的时刻:“那个状态下,只有我和脚下的板。”她说。每一次上山、每一条新路,都像一次身体与心智的校准。先用最稳的动作Coleman刹车试跑10遍,然后逐渐减少操作、提速至极限。这不是炫技,是纯粹专注的当下。
不急于完成某个动作,荔枝更在意自己节奏下的突破。在这条安静又激烈的路上,她塑造荔枝味儿的速降质感:速度之外,是内心的坚定和平静。
懒懒
长板是青春不过期的糖
ENFP、佛系节奏、十年长板dancing滑手。从初中起,懒懒就用滑板为人生调速——摔了不怕,玩着就好。她不追求高难度动作的复制,也不在意视频是不是完美,只在意滑起来那一刻,有没有开心、放松、轻快自在。
当初就是不太想走路
从双翘到长板,从初中滑到现在,快十年,懒懒去哪儿都带着板,“哪怕去新疆旅游,我也会把板子带上,不管去哪儿,我都最先想知道那地方能不能滑。”她笑着说。
小红书、抖音@懒懒sam
上衣=MAIA ACTIVE
裙子=PUMA
鞋子=Vans
粉色太阳眼镜=Maui Jim
帽子=BODYWILD
N=《男人装》 L=懒懒
N: “滑板”在你这些年生活里是什么位置?
L:我从一开始学滑板就是为了不走路!2016年入门玩的是双翘,因为我喜欢柯南嘛。初中那会儿上晚自习,我不想写作业,就会让爷爷带上滑板来接我,他把书包背回去,我先出去滑会儿再回家(笑)。
你或许看过懒懒的视频,阳光下的她像森林里的小精灵,节奏快又很轻盈。“我风格就是偏跳跃、轻快的那种,看起来比较活泼。”长板dancing看起来简单,其实入门门槛不低。其中最难的不是动作,而是保持chill& relax的心态——因为它不像滑板,某个动作做成了就是做成了,dancing没有固定的打分标准,所以最重要的是个人风格,其实就是自然状态下的自我呈现。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,我会跟学生说:你可以喜欢我的动作,但没必要模仿我的风格。其实熟练到放松之后,自然会看到独一无二的自己。”
开心上课,练习别急
懒懒的课,第一件事就是练“正反脚滑行”。“你会走了,才能慢慢跑。脚踩不住、重心不稳,后面全是空谈。小baby得先学爬,才能走得好、再跑得帅。”
花朵裙=RARA AVIS
鞋子=Vans
N: 当教练后,你最希望学生从你这儿学会什么?
L:放松的心态和练习别着急。特别是很多人网上大神的视频看多了,想跳过基础直接上花活儿,结果越练越卡。第一步一定要静下心来打好基础。
懒懒早期练习时,压根没有教学视频,都是“看人怎么玩,就跟着学”,一两个月出一招已经很牛了;但就是从前的“慢”,让懒懒的正反脚都能在板上站稳,然后才有了现在轻盈跳跃的她。
当初的滑板少女,现在已经是有很多小学员的懒懒教练。一些从0基础跟她学到现在,已经能跳能转,有模有样。有人一眼就认出:“这肯定是懒懒教的”,懒懒幸福到爆:“那种养成系的感觉太快乐了!”
放松点,快乐本身就是最强风格
懒懒会摔,也怕疼,但她知道什么叫“可控的练习”。“我会下意识保护自己,不硬上。找面积大、地面干净的场地,学新招的时候穿方便的衣服。”
她不会强迫自己炫技,更不会逼学生“出活儿”。“大家只要会滑了,吹吹风,就挺开心的。”懒懒最享受的滑行状态,是“晚上在江边,踩上板那一刻,风一吹,什么都不用想”。
N: 你给自己的滑板人生设过终点吗?
L:肯定没有,我就是走哪儿滑哪儿。计划赶不上变化,我从小会“川剧变脸”。唯二确定的是,我一定会继续滑板,并且肯定不会循规蹈矩地生活。
她也承认自己情绪来得快,但也去得快。“今天emo了,睡一觉明天就好了。什么事一会儿再说。”总是快乐的她,其实也会对各种情绪敏锐感知,但她不抵抗坏感受的到来,任由它们经过,然后跟着困意滑出身体。
懒懒不追赶别人的速度,也不苛求自己的节奏;从不给未来设限,但是有属于她的笃定
——不是成为谁,而是一直做自己:保持轻松心态,吃饭辣椒加满,以及可以随时转身跳上板。
编辑=刘海伦
摄影=琉小淘+张皓宸 ShakingX
撰文=沚蘩
妆发=一玲+周思+余爽
造型=方晶晶
后期=小钟
灯光=白菜
助理=王春敏
特别鸣谢=北京花与爱丽丝摄影+北京女子陆地冲浪朵兰
⬇️点击购买本期杂志⬇️
热文回眸
是的,你们的男人装又回来了
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!
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正义之举......
把我们加个“星标”
就能确保看到我们的推送
⬇️方法如下⬇️
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